2019年,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挂牌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合作示范园区(机器人)。鸠江经济开发区作为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的载体单位,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秉持集群创新集聚发展理念上,坚持找准定位、发展创新、示范引领、深度融合,为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做出应有的贡献,初步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整机、服务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特种装备六大企业群,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位于省级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三期,即梦溪路以东、规划纬五路以南、清水河路以西、万春路以北,规划建设3.53平方公里。鸠江经济开发区作为其载体单位,200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总体规划面积18.216平方公里(至2020年),建成区面积8.45平方公里,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等主导产业。
几年来,鸠江经济开发区依托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集聚发展试点和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基地集聚发展基地“双叠加”政策优势,秉承“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同步发展服务机器人,延伸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深度介入人工智能”发展思路不动摇,截止2020年12月,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已集聚上下游企业130家,实现产值180亿元。在建机器人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148.73亿元;新签约机器人项目29个,总投资91.4亿元。
2018年,芜湖机器人产业园荣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具影响力机器人产业园”、高工机器人“中国*佳机器人产业园”奖、恰佩克2018年度*佳机器人产业园奖;2019年,根据安徽省机器人分类考核结果,芜湖市获人才单项冠军,埃夫特获机器人获得本体单项冠军,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获机器人集成总数单项冠军,奥一精机获关键零部件(精密减速器)单项冠军,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获关键零部件(高性能控制器)单项冠军,芜湖市鸠江区获集群发展团体冠军(机器人企业数量、机器人销售收入、机器人投资额);2020年第六届恰佩克颁奖仪式暨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上,埃夫特公司荣获*佳销量奖,芜湖机器人产业园斩获含金量*高的*佳产业园奖。
一是依托现有产业集聚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快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优势企业集聚。园区已形成以埃夫特、行健机器人、隆深机器人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整机企业群,以酷哇机器人、星途机器人、华醒少年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企业群;以东旭光电装备、瑞祥工业、普迈科为代表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群,以清能德创、奥一精机、固高自动化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企业群,以旷云智能、中电兴发、四维时代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群,以潜水装备厂、盛图科技为代表的特种装备企业群,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在良好产业集聚基础上,按照“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同步发展服务机器人,延伸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深度介入人工智能”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与G60科创走廊城市的战略合作,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优势企业集聚,形成国内机器人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完善的国家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二是依托现有创新要素积累基础,进一步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动能集聚。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发挥集群创新、协同发展的优势,引进全球机器人产业高端人才和项目,集聚更多的机器人产业的优质资源。依托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打造机器人产业一体化发展平台,促进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产业与智力资本有效对接。充分利用基地现有哈特、赛宝、安普等机器人研究院所及埃夫特智能机器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升机器人产业技术水平,提高机器人产业科技含量。
三是依托现有相应配套设施基础,进一步加快完善产业配套环境优化产业生态。加大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成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成果转化中心。建立劳务输入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加强示范应用推广,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全力推进地产机器人产品行业应用。通过大量的示范应用促进机器人产业不断成熟和提升;鼓励企业推动品牌建设,持续提升品牌质量,抢占行业主导权。强化项目会商,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有针对性地解决机器人企业创新、用地、融资、用人等重点要素问题,加大要素对接力度,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
工业机器整机企业做大做强。以埃夫特为核心,联合行健智能、隆深机器人、凯硕冲压机器人等企业,打造机器人整机联合生态企业群,整机产品实现六轴多核、智能识别跟踪、自主方案设计多方位技术突破。埃夫特公司六轴机器人产品连续四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一,2020年7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科创板挂牌上市;行健智能公司完成国家短板设备的船舶组立机器人自动焊接线的研发攻关,产品通过上海外高桥、厦船重工和江苏新时代等船厂验收,与长沙中联、南通中集、江南造船厂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广泛;隆深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机器人(喷涂、冲压、搬运)、新型码垛机器人、新型柔性装配机器人被评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机器人多元发展。以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发端,机器人自动化产品参与城市保洁、卫生防疫、科教实验、社区服务、智能导航等多种城市服务应用场景。酷哇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复杂场景智能驾驶系统已经成功应用;星途科技研发生产的全国首台社区智能服务机器人“小途”。系统集成覆盖广泛。深入挖掘工业生产领域更多细分市场,在衣(纺织机械)、食(食品包装)、住(智能建筑)、行(汽车冲压)等多行业形成应用示范。戎发冲压成功开发全国*一条全伺服35轴联动全自动化生产线;迈科美国Promach集团新产品高速理瓶机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核心部件率先突破。打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核心部件国外垄断,控制器、驱动器、减速器、伺服电机、末端执行器、智能识别系统全面实现自主可控。奥一精机已完成C、N、E三个系列7种减速机产品研发量产;清能德创高性能智能通用伺服驱动器Cool Drive S7系列产品顺利完成二次研发及制造工艺布局;翡叶动力实现多系列高性能伺服电机研发制造销售。人工智能再上台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组建运行大数据治理与创新等四个实验室,发布了基于龙芯的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技术成果发布、时空大数据分析系统等8项科技成果;安徽旷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深度学习框架Brain++作为统一的底层架构,为算法训练及模型改进过程提供重要支持;四维时代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内首家3D数字化重建技术中心,拥有世界级人工智能算法与计算机视觉技术,解决方案及产品服务多项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及工业智能化、智慧城市、房地产、新零售等领域。特种装备成效显著。特种装备领域重点发力,产学研前沿成果深入融合,在深潜、消防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填补行业空白。戴维克斯成功交付中国首套300米饱和潜水系统;盛图科技消防机器人、模拟******训练系统、水面救生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品水平国际领先。
创新平台建设加快。设立了哈特机器人研究院、安普机器人研究院、酷哇服务机器人研究院。安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哈尔滨工业大学蔡鹤皋院士工作站、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会士工作站、安普研究院张裕恒院士工作站等15家研发机构蓬勃发展。国家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获得国家认监委资格认证。埃夫特智能装备公司获批国家地方工程联合研究中心。人才专利增长显著。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人才兴园”战略,采取创新性引进和柔性引进方式,协助园内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鼓励园内重点企业到高等院校引进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产品研发,推动企业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现有“5111”产业创新团队4个(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型管高精度智能检测创新团队”、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先进智能机器人核心平台技术研发创新团队”、芜湖赛宝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质量与可靠性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团队”、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开放式安全机器人控制器研发团队”)、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5人(首批创新人才许礼进、第二批创新人才游玮、第三批创新人才肖永强、第三批创业人才孔炜、第四批创新人才曾辉)、市“百人计划”项目2个(埃华路(芜湖)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铸件打磨工艺及标准化开发项目、芜湖易来达雷达科技有限公司“毫米波雷达产业化”项目)。技术创新成果颇丰。深圳固高公司依托芜湖固高公司与慈星股份合作研发的“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ER16L-C20关节式工业喷涂机器人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礼进、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何弢获批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芜湖瑞思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梅江平教授“高速并联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3年,国家芜湖机器人集聚试点批复,基地核心鸠江区招引机器人整机龙头企业埃夫特,已于2020年7月科创板上市;翡叶动力伺服电机、深圳固高控制器驱动器奠定基地核心零部件发展基础,哈工大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技术研发体系初步形成。2015年,芜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基地成立伊始,埃夫特公司收购意大利希美埃公司,芜湖机器人海外登陆*一船。基地招引美国扎巴科、济南戎征达等系统集成领军企业,奥一精机机器人减速机、行健焊接切割机器人、赛宝检测检验中心落地孵化,现已成为基地产业链支柱企业。
健全组织架构,党建工作标准化。2020年6月鸠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成立了机器人党建联盟,设立联合党委。通过会议、网站、微信等多种渠道宣传联盟共建活动,营造齐心抓党建、共谋大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把党建联盟这一平台建强、把活动载体这一关键拓展丰富。创新活动方式,联盟活动多样化。定期梳理联盟活动服务清单,常态化开展党建联盟活动,去年开展各类活动13次参与企业1530家次。积极搭建平台,开展要素对接活动,推动企业协作和资源共享,有效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实现“建一个组织、带一个集群、兴一个产业”的同频共振效应。开展好各类联谊活动,牵头组织企业举***文体比赛、文艺晚会、企业文化节等各类大型联谊活动,成功举***六届的园区运动会和去年的“机器人企业七夕联谊会”。健全联动机制,作用发挥标准化。党员人才共管,实现“关系在支部、活动共参与、奉献多岗位”。推行党员共育、人才共引,加强机器人产业技术标兵和党员“双向培养”。坚持“互学互比、互评互促”原则,采取现场观摩实地学、联盟例会集中谈、年底述职相互评等形式,营造各成员党组织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推动基层党建区域性、整体化、全方位提升。开展了党建联盟擂台赛、机器人大赛等活动,升级“党建联盟”抱团比拼,推动全域提升。健全运行机制,联盟管理规范化。建立了联席会议共商制,实现大事共议、实事共***、要事公决、急事共商;建立党建联盟月例会制,开展日常事务交流、协商解决相关问题;建立联盟责任清单制,根据各类党建联盟的不同职责定位,以“契约化”形式分类制定共性和个性责任清单;建立联盟运行保障制,按照有牵头单位、有制度、有阵地、有经费、有计划、有活动的“六有”标准,加强党建联盟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