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纯宅地花落谁家
楼市小阳春一二手成交明显上扬,上海土地拍卖成为开发商补仓重要机会。
偏偏松江这两幅地,是无自持的纯宅地,对开发商来说,机会难得。
这两幅松江区土地,几乎是两年来,*无仅有的没有15%自持的纯住宅用地。当然,5%的保障房还是有的。
没有15%自持,对开发商来说,避免了一个大难题。因为*大部分开发商都表示,一块地的开发结束,项目清盘卖完,利润就清楚了。增加一个15%自持因素,帐就算不清楚了。往往到*后,那15%既要造好,又要装修,还要想办法租出去。项目利润薄的话,很可能项目开发完,现金流还是负数。
看看明天出让的两幅土地的位置和参数。
蓝色是2019年类似地段拍出地块的信息。不同的是,2019年都需包含15%自持+5%保障房。
从技术指标来看,两块土地区域位置差别不太大。松江楼盘大多靠地铁9号线万出头,以高性价比取胜。
中山街道地块的优势相对比永丰街道地块明显一些,因为占地面积小,总价较低,对开发商资金要求没那么高,所以这幅地的关注度应当更强一些。
永丰街道这块地也有好处,隔壁厦门国贸去年拿的两幅土地,今年第三季度预计就要上市。一个板块有多个新项目登场的时候,势必带动该板块的关注度,在卖房子的时候,店多成市,反而好卖。
今年4月初,上海对土地出让方式,作了微调:
当有效申请人数不超过5人,就无需打分,直接竞价拍卖,价高者得。
比如今年4月底进行的大虹桥徐泾宅地,金地和招商两家龙头房企通过了90轮报价,招商以才43.07亿元拿下,溢价率12.8%。这种场面,好几年没有出现过了。
当有效申请人大于等于6人的,则按照之前的规则,先打分。这样,资质分数高的大央企、头部房企在基础分上有优势。
我理解,新规要增添市场竞争的因素,杜*资质分数高的几个企业围猎,*后底价中标。
相信新规之下,这两块没有15%自持的松江纯宅地,竞争会十分激烈。新规能不能在实践中体现可操作性,松江宅地可以说是一个试验场。
这两幅地在楼板价一样的情况下,技术指标是中山街道地块更好一些,因为总价低,离市区近一站地铁。据我了解,中山街道地块的有效申请人比永丰街道多。
中山街道地块,金地、上坤、卓越等民企可能都会参加,再加上一些国企央企,掐指一算,超过5家企业的概率很高。这样一来,又变回了综合评分制,这可怎么办?当然,每家开发商报的价格不同,假如上坤报一个比别家高的价格,基础评分还是主要因素吗?
永丰街道地块,可能更有看点,结果可能会在国贸、象屿、大名城三家企业中产生。因为有国贸的存在,竞争将更残酷。2019年国贸已经在永丰街道拿下两幅宅地,当时楼板价分别是2.1万/平方米和2.05万/平方米,均包含15%自持和5%保障房。此次厦门国贸有点志在必得的意思,假如拥有同板块内的三块宅地,建筑面积加起来可超过23万方,同属一家开发商开发,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营销成本,另一方面方便在该区域形成品牌和口碑。
象屿和大名城要和厦门国贸竞争,肯定要多花一点代价的。他们会这么做吗?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