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综合保税区实地验收工作今天完成!A、B两区规划总面积41平方公里!
松江综合保税区实地验收工作今天顺利完成。一个开放层次好高、优惠政策好多、功能好齐全、手续好简化的高水平开放新平台正在松江蓄势起航!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申请和海关总署批复同意,由上海海关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等八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今天对上海松江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松江综保区”)进行了验收评审。
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联合验收组副组长、上海海关副关长施健,市商务委副主任施金根,副区长龙婉丽等参加验收仪式。
联合验收组听取了松江综保区建设和验收工作情况汇报,实地检查了验收区域内的基础设施、监管和隔离设施、卡口及相关配套设施情况。经过认真评审后,联合验收组认为:松江综保区(A区和B区)已围网的4.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基础和监管设施符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础和监管设施验收标准》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已具备封关运行条件,实地验收工作顺利结束。
陈宇剑表示,出口加工区升格为综合保税区,是新时代国家赋予松江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将进一步增强松江开放优势,形成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显著提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核心竞争力。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可以开展对外贸易等业务。
2018年9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 [2018] 111号文批复同意松江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松江综合保税区,标志着松江出口加工区正式升级成为目前我国开放层次好高、政策好优惠、功能好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成为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
根据批复,松江综合保税区规划总面积为4.10平方公里,分为A、B两个区块。A区规划面积2.88平方公里,东临G15沈海高速公路、南临S32申嘉湖高速公路、北临G60沪昆高速公路;B区规划面积1.22平方公里,西临G15沈海高速公路、北临G60沪昆高速公路。
获得国务院批复后,松江综保区开工建设,打响了“确保如期封关运行”的攻坚战。在上海海关相关处室、松江海关的精准指导下,在松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松江出口加工区管理中心围绕围网、电子围栏实时报警系统、智能卡口建设三大方面开展改造工作。
改造升级后的综保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不仅设立松江综保区特有的复式卡口,还在围网、卡口、监管三方面实现智能化,在改善办公环境,加强园区管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通关速度等多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在完成升级验收、封关运作后,松江综保区将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企业扶持政策和快速通关能力,成为一个高效智能、业态丰富、投资便利的对外开放新平台。
以高端制造为主导、保税物流为支撑,松江综保区围绕“同步建设、同步招商、同步产出”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截至今年9月初,有意向落户综保区的企业已有67家,其中包括库卡、汉斯格雅等知名企业,业务范围涵盖化妆品、酒类、食品、平行汽车、机器人等领域,预计年销售总额将达到650亿元,年税收总额将超过27亿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上海市“五个中心”建设的总体要求,松江综保区拟打造加工制造中心、销售服务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在巩固及升级园区原有高端制造型企业的基础上,加大贸易型企业总部以及研发中心的引进力度,促进园区产业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两个市场”潜能,深化国内外合作交流,拓展海外发展空间,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服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的重要开放平台。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