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锚定高质量发展科创路上新跨越
江潮奔涌,风帆高悬;非凡十年,松江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松江区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在沪西南铺开一幅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壮美图景:G60科创云廊光影璀璨,广富林文化遗址穿越时光,浦江之首碧波荡漾,大学城内青春飞扬。在松江,可以体验创业的成就,感受宜居的幸福;在松江,可以与高科技“亲密接触”,与千年古遗址“对话”;在松江,可以畅享新城的文明与繁华,体验乡村振兴的新生与蜕变……
10年间,松江区从引进模仿的跟跑者转变为自主创新的领跑者。着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由“十二五”末的3.58%上升到“十三五”末的4.59%,“专精特新”企业目前达867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9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3家,数量位列全市第二。2021年,松江新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占全市认定总数的11.4%,排名全市第二。全区有效专利拥有量5.1万件,较“十二五”末增长151%;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2件,较“十二五”末翻一番。全区每亿元GDP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全市各区*一。科创驱动发展的效应进一步显现。而这些数据变化背后,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正在逐渐成为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通、重组和优化配置的产业集聚带的结果。
近年来,松江以改革为发展内核,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发展动力,大胆探索制度创新,在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上下功夫。面向科技创新“星辰大海”,推动创新主体“星罗棋布”,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在全力建设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过程中,松江诠释了排头兵、先行者应有的作为。
区域一体化发展也给松江带来新机遇。松江区以更高站位、更广阔的视野,服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建设2.0版“沪嘉杭G60科创走廊”,2018年6月,又正式升级为涵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座城市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2019年5月13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2020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明确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的战略定位,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重要创新策源地。2021年3月,“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G60科创走廊从1.0版的高速公路时代迈向3.0版的高铁时代,从松江的城市战略迈向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成为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示范样板。
胸怀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新更大贡献的雄心壮志,松江区将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战略引领,持续发挥协调联动的枢纽职能,不断加强城市间科技协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改革一体推进成效,做国内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鲜活样本。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