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江厂房仓库行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同济导师介绍】袁峰:参数化可不是昙花一现因为它可以解析世间万物

  原标题:【同济导师介绍】袁峰:参数化可不是昙花一现,因为它可以解析世间万物

  每位同济建筑保研、考研的同学,都会在考试前选择自己理想的导师。那么在找导师前,我们要对导师的方向做个大体的了解。《同济导师介绍系列》旨在为同学们了解、挑选心仪的导师提供资料与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发展倾向、专业兴趣方向、本科经历偏重 及导师颜值挑选自己心仪的导师。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袁 · 新锐院长 · 中国参数化设计旗帜 · 技术乐观主义者 · 可爱而执着的胖子 · 给学生发钱*多的老师 · 烽,简称袁烽老师。

  袁烽,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数字设计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部高密度人居环境实验室“数字设计研究中心”负责人; 上海市数字建造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副主任;《时代建筑》、《城市建筑》、《建筑技艺》等杂志客座编辑;ARCHITECTURE DESIGN、《新建筑》等杂志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建筑设计与理论、数字化设计方法、数字化建造技术、性能化设计、生态与低碳建筑设计、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观演建筑设计

  本科生课程 : 《从数字图解到建造》、《结构几何》、《大型观演建筑(影剧院、演艺中心等)设计方法与实践》、《毕业设计》

  研究生课程: 《建筑图解思维方法研究》、《数字建筑学的理论、历史与方法讨论》

  其它课程: “上海数字未来”暑期联合工作营系列活动、美国RPI与同济大学联合设计与双学位课程

  《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回溯建筑学图解的发展脉络,从******学、画法几何等角度剖析图解早期作为解释和再现工具的抽象性特征。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图解是图解概念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它构筑了形态生成的基本工具,《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从几何、结构、环境、行为及建造等几个方面介绍图解工具在建筑设计中明确形态生成逻辑、优化结构原型、******模拟、优化建造方式等方面的应用。

  本书正篇种分别针对上海“数字工作营”、香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工作营作了报道,并采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并结合由这些数字化工作营所带来的数字化建筑设计,对参数化设计及数字化建造的教育问题展开诸多探讨。

  《建筑机器人建造》旨在通过对该领域新发展动态的纵览,一窥机器人建造对当代建筑实践和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索还局限在世界各大建筑院校和拥有双重身份的学院派建筑师上,所以要使这一技术全面融入建筑业中,专业和行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未来的建筑业将会是什么样?还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建筑机器人建造》能带领人们窥探即将在建筑业中成为常态的材料研究与建造技术。

  本书正篇从理论、设计方法和实践案例等入手,不仅介绍了包括了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设计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南加州建筑学院等世界*流建筑院校在机器人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还介绍了H·weler+Yoon建筑事务所、Matter设计事务所及RolandSnooks事务所等先锋事务所在实际项目中对于机器人数字建造的应用。

  该项目用地位于乌镇核心镇区的西北角,整个场地被农宅、旅游项目以及已建成的一期展馆所包围。整个片区紧邻乌镇西栅古建筑群,在区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新老区域建筑交织,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新场馆的布置,既需要考虑与已建场馆空间及功能整合的连续性,又必须考虑未来整个片区作为峰会核心区以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为引领,建设智慧化、现代化的会务会展综合配套设施发展的可能性。

  为应对互联网大会和未来多元运营的功能要求,展馆自南向北划分为四个展厅,既分又合,既可以在大型展会时串联使用,又可以并联单独开启从而应对未来不同规模和性质的活动。考虑独立展厅空间的空间感受和适用性,每个展厅采用了中高低的空间断面,将主张弦梁布置于展厅中部,利用张弦梁进行起拱,实现空间需求。同时将张弦梁在顶部打开,引入天光,进一步结合结构提升空间品质。

  2万多平方米的屋顶面积,约70万块瓦片,如果是现场实铺,完全无法实现工期的保证,设计创造性的采用了半预制化的方式,将传统瓦作的湿作业优化为预制化的安装单元。同步结构部分的施工,在地面将每18块瓦片组合成为一个安装单元,每个单元在屋顶只需要5分钟即可安装完毕,极大的优化了屋顶瓦片的铺设。

  西岸峰会B馆尝试重新定义从设计到建造的整个流程;数据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通常意义上的图纸成为形式、结构、预制加工和现场安装的媒介;通过数字化智能几何找形、参数化力学建造优化方法以及平行数据指导数字工厂加工和建造的方法,尝试重新定义建筑各个环节智能化的不同推进方式,实现智能化设计建造一体化实践。

  西岸峰会B馆共有三个主体体量,满足未来展览、峰会、论坛等功能需要。这三个主体量的扭转形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绿色入口公园——有遮蔽、半开放的共享城市空间。进入这个空间,数字预制化木构拱壳顶棚带来扑面而来的温暖气息。大庭院屋顶跨度约为40m,结构厚度仅为0.5m,是全球单元材料*省的互承式钢木结构屋顶。2000平米的木壳部分现场仅仅29天的施工周期,全部通过预制拼装的方式得以实现。

  这个在乡郊田野上盘旋着的青瓦房,实际上是由70%轻型预制的钢木构架支撑起的一个内向重叠的环形青瓦屋面,而盘旋的屋面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两个内向的院落,为室内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层次。高预制化率使得项目现场施工总共只用了52天。竹里的建筑功能具体包括展示、展览、会议、民宿、以及餐饮、娱乐等多项功能。设计构思试图合理融入原有场地、周围村落以及自然生态资源,探索城市与新乡村建设的互动,实践新建造技术与当地手工艺的紧密结合,以及将传统营造技艺与预制工业化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实现融合。

  阅读场地和生活场景,拾取原味乡村特质成为设计的*初起点。场地跨溪而入,再跨溪登山。林盘地景,竹林丛生。农家菜地与林盘斡旋,参天树木提示着深邃与野趣,登山远望是一望无垠的油菜花田。整个建筑的可建场地坐落在原有拆除农户的宅基地上,基地周围东临树林,北靠林盘,南面是几垄菜地。方案设计的*初预设是*大限度的保留一草一木,并试图在自然的空间缝隙中建立一个当代建筑与自然乡村的对话。

  名企艺术产业园区的构思试图通过创造步行街区与均质绿化体系的系统融合,整理空间布局关系。紧凑式的道路布局可以实现亲近的空间布局与邻里关系;同时,组团绿化编织了场地的基底,方案尤其注重发掘场地上现有河流与场地的对望关系,塑造水景、绿化与建筑相互交融的新场所精神。景观系统作为整个项目稀缺但又重要的元素,被作为基础设施来系统化地思考整个项目。景观基础设施将交通、景观、服务实施相互串联,创造出了不同单体建筑的独特价值,实现了“水景”、“园景”、“街景”等多重的景观意义。

  建筑单体的设计尝试创造多层高密度的混合型产业园区。在项目开发初期,甲方并未明确园区的具体功能。方案通过概念策划将***公、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交流等功能组拼成一个具有一定混合度的社区。一方面,设计通过单元体空间原型的创建,在基本空间柱网的控制下创造了灵活组合的可能,益于邻里交流的复合空间体实质是建立在非常基本的空间原型上的;另一方面,园区内规划沿街商业空间提供相关服务、收藏、交易等多元化商业功能,形成了园区对外的窗口。各个单体又具有各自的独特意趣,露台花园、退台景观和独门院落等各种不同的空间与景观结合的方式既提升了各个艺术单元自身的魅力,同时也使得艺术家进驻时各取所需,为其艺术活动提供不同类型的空间支持。这样通过基础功能空间的原型组合和空间规划,实现了产业园区产业链的有益组合,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内在的可能。

  该建筑位于创盟国际***公区后院。基地本身极为局促,三向面墙,只有一个方向朝向一个有水池的后院,同时整个建筑对空间的索取也因为现有的一颗大树而受到很大限制,而设计的结果也表现为一种综合了封闭与开敞、占有与妥协、趣味空间与逻辑建造等多种复杂关系之后的一种和谐。

  整个建筑贴合基地空间,平面布局呈现为一个逻辑关系模糊的四边形,却也因此获得了对空间的*大索取。整个建筑在布局上分为三部分,朝向后院一侧布置相对公共性的开敞空间,一层茶室,二层图书室,同时在二层图书室伸出一个三角型的小平台将现存树木加以包裹,使得树木和建筑本身融为一体。而背向后院一侧布置休息室,书房以及辅助服务空间等相对私密的空间;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通过一个趣味性的连接空间得以串连。

  连接空间是一个无法通过平面图纸表述的三维异形体,设计在Rhino中完成的对形体的基本推敲以及空间的把握,但这样的数字模型很难直接转化为可以指导工人进行施工的讯息。同时工人手工施工的现有限制条件迫使设计师在提交施工方案时必须同时给出决措施以实现前沿数字化设计与中国本土低技施工现实的结合。设计过程中,团队在数字软件中将曲面扫掠过的多根结构骨架线进行提取,使得曲面形式通过相互交错的直线进行概括,再将直线进行等分以实现直线间的曲面拟合,等分的距离控制在木模板可拟合的尺寸之内,这样数字化的放样就转化为手工可控制的形态。再根据这样的直线拟合关系制作一比一的木骨架模具,在这一骨架基础上蒙上细分后的木模板,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曲面模板构架。

  2007年,同济大礼堂保护性改建设计获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作品展建成类/二等奖

  2008年,作品“同济大礼堂保护性改造”通过对历史保护建筑的材料保护延续的历史建筑的精神,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协会建筑创作奖。

  2009年,同济大学大礼堂保护性改建,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

  2012年,带队参加欧洲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 Decathlon Europe 2012)并获得竞赛获大会“*佳立面性能奖”;

  2013年,卜石艺术馆入围由《城市·环境·设计》(UED)举***的 “2013UED博物馆建筑设计奖”;

  2013年,作品“兰溪庭”入围《世界建筑》杂志评选的“WA中国建筑奖” ;

  2013年,作品“上海J-Office***公空间改造”入围建筑“远东奖”;

  2014年,作品“兰溪庭”入围亚洲建协2014年度建筑奖(2014 Arcasia Award),获“优秀建筑奖”。

  2014年,作品“茶室”入围亚洲建协2014年度建筑奖(2014 Arcasia Award),获“提名奖”。

  2014年,作品兰溪庭获维纳博艮砖筑奖(2014 Wienerberger Brick Award),并被收录于《Brick2014》一书(P42-P45)。

  中德科学中心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联合批准)项目号:GZ 1162项目名称:“基于机器人建造平台的可持续建筑性能化设计方法研究”项目总负责人:同济大学袁烽教授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Achim Menges教授。2016/05/24-2019/05/23, 项目为期三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传统材料的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新工艺研究,2016年—2019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项目,项目名称:上海数字未来设计论坛——图解思维与数字设计,项目为期2016年一年。

  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建筑数字化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为期两年:2016-2018。

  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地区低碳建筑应用评价标准研究,项目为期两年,2016-12-31 至2018-12-30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机器人数控加工方法在建筑数字化建造中的应用研究,2014/09-2015/09。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绿色建筑生态表皮的数字建造研究,2014/09-2015/09。

  同济大学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与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基于机器人平台的数字化建筑设计与建造,2014/09-2016/09。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sjcfw.com.cn/index.php/post/1212.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商会动态】九亭镇商会召开招商政策座谈会

【商会动态】九亭镇商会召开招商政策座谈会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商会动态】九亭镇商会召开招商政策座谈会   九亭镇商会有9家单位是自有园区的企业。包括虹桥自贸城、真博电器、品耀创业园区、嘉南红塔、电姆科技园、新业鸿园区、磊鑫创业园。为了更好地做好“店小二”工作,九亭镇商会于2021年5月10日上午,在新雅科创园召开招...

【御上海青橙】松江大学城旁近万达旁不限购公寓总价158万起

【御上海青橙】松江大学城旁近万达旁不限购公寓总价158万起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御上海青橙】松江大学城旁&近万达旁不限购公寓总价158万起   松江大学城旁&近万达旁 不限购公寓   【温馨提示:看房请提前预约,错开高峰,谢谢配合】   项目位于松江区谷阳北路2501弄,占地面积3.5万m²,...

【投资指南】上海松江工业园区

【投资指南】上海松江工业园区

  上海松江工业园区创建于1992年,是上海市首家市级工业区。位于上海西南、千年古城松江的东西两翼。园区规划面积43.69平方公里,国家级松江出口加工区A、B两区坐落其中。松江工业区已通过IS0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外商投资企业自一九九一年七月一日起依照《外商投资企业...

【探索】23幅地块总出让金额23亿元松江农地入市让“沉睡”的资源增效惠民

【探索】23幅地块总出让金额23亿元松江农地入市让“沉睡”的资源增效惠民

  秋冬时节,位于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的建设工地一派热火朝天。占地68.5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漕河泾黄桥科技园正在进行钢结构主体施工,计划于2023年8月竣工验收。这是松江区农地入市探索的生动注脚,也是上海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三块地”改革的重要内容,松江区于2015年列入全国33个试点区域之一。作为样板区域,经过近些年的探索推...

【探索】五一假期“趣”运动7条长三角精品徒步线路攻略请收好

【探索】五一假期“趣”运动7条长三角精品徒步线路攻略请收好

  市体育局介绍,气温回暖、草木丰茂,五一假期大家有户外徒步的打算吗?佘山天马山深坑徒步线、莫干山风景区环线条长三角精品徒步路线,可以一边赏景一边运动。五一假期,一起去奔赴山野吧!   什么?上海也有可登山的徒步线路?!   有着“上海陆上*一高峰”的佘山了解一下!   但能在上海就感受到森林徒步的快乐   从佘山地...

【探索】当“市政设施”遇上“绿色环境”如何在“新城”的土地上做出设计的创新

【探索】当“市政设施”遇上“绿色环境”如何在“新城”的土地上做出设计的创新

  为了提升松江城市空间品质,进一步加强对市政项目的品质引导,松江近期做了些项目试点。当“市政设施”遇上“绿色环境”,如何在“新城”的土地上做出设计的创新,小编将带大家了解两个市政项目,一起助力现代化新松江建设。   项目之一——位于松江区中部片区重要位置的国网运维检修楼项目,正积极响应松江区整体建设的战略目标,同时打破公众对于传统市政建筑“体块简单、风格沉闷、材质单一”的刻板印...

【探索】打造600米空中云廊!松江这处旧粮仓将华丽变身

【探索】打造600米空中云廊!松江这处旧粮仓将华丽变身

  原标题:【探索】打造600米空中云廊!松江这处旧粮仓将华丽变身   旧粮仓摇身一变,将成为松江文化打卡新地标!松江区新闻***说,该区一处荒废多年的粮食仓库及工厂将华丽变身为云间粮仓项目!项目占地面积98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以“科创+文创”为核心内涵,融入“旅游+生态”功能。详见↓   松汇东路327号,原是上海良大仓储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处荒废多年的粮食仓库及工...

【探索】老水塔换新颜!松江130亩老厂房将变身时尚新地标

【探索】老水塔换新颜!松江130亩老厂房将变身时尚新地标

  松江区新闻***说,位于乐都路262号的项目占地面积约130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在保留原有工业遗存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改造与提升,园区划分为创客中心、创新中心、企业中心和总部中心。园区内的一座老水塔正在进行亮化工程施工,将于11月初呈现靓丽灯光效果。详↓   *近,往来荣乐中路乐都西路的市民发现,沈泾塘边高高耸立的水塔围起了脚手架。这座老水塔正在进行亮化工程施...